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2024年第二次集中学习暨第一次专题调研

发布者:俞美香发布时间:2024-03-20浏览次数:10

3月19日上午,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2024年第二次集中学习暨第一次专题调研,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,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研讨交流。

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首先参观了天聚地合(苏州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江苏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、天聚地合(苏州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左磊热情接待,并介绍公司发展情况。中心组成员参观了聚合数据展厅,全面了解公司的业务领域、技术优势、优秀典型案例等。参观过程中,大家时而驻足观看,时而进行交流,对“新质生产力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,对习近平总书记 “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”“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”的重要指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。

参观结束后,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研讨。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黄涧秋进行领学,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赵志宏,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处处长朱跃作重点发言,中心组其他成员也作了交流发言。

赵志宏在重点发言中,从“新质生产力是什么”“我们如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”出发,结合学校实际,谈了学习体会:一是要适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,培养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,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;二是学校要适应高校和学科专业布局,注重特色发展,进一步增强办学特色和实力;三是加大师资队伍人才引育力度,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,在实践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。他强调,要紧紧围绕教育部和省、市工作部署,超前统筹谋划,积极调整学校学科专业布局,提升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,形成学校新的亮点和增长点。

朱跃结合学校“应用型本科高校”办学实际,在重点发言中谈了三点学习体会:一是加快科研组织模式改革,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;二是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,不断优化学科设置、人才培养模式;三是要加快高质量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。他表示,学校应积极发挥好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,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促进力量,同时推动学校自身不断变革,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。

最后,校党委书记芮国强作总结讲话。他指出,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,深刻回答了“什么是新质生产力、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”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系统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,深刻指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,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明确要求,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深刻把握,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,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,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,标志着我们党对生产力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的飞跃,为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,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。

芮国强强调,高校是高端创新人才的“集聚地”,是重大科技突破的“策源地”,是创新人才培养的“主阵地”。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、科技第一生产力、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,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不可或缺、大有可为,发挥着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作用。学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指引,结合落实党代会精神,结合落实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结合落实年度工作要点,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中抢抓机遇,加强谋划,做好部署,努力展现城院作为,做出城院贡献。

芮国强要求,一是要强化思想“引领力”,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。要深入学习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,坚决扛起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,奋力回答好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、城院何为”的时代命题。二是要构筑创新“强磁场”,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。要不断增强学校科研创新能力,聚焦“四个面向”,加快推进有组织的科研,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精髓要义,以国家级项目为着力点,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,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三是要下好人才“先手棋”,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活力。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,构建好人才强校支撑体系,不断充实优化教师队伍,持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在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、提升教师职业能力、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机制等方面,下好人才 “先手棋”,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基。四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“契合度”,培养输送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更高素质的人才。围绕苏州地方发展和产业发展调整、优化、更新学科专业,进一步深化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。

   

(党委宣传部)